专题:2025年全国中小企业服务月第七届数字普惠金融大会
2025年全国中小企业服务月第七届数字普惠金融大会于2025年6月27日在北京举行,主题为“数智新动能,普惠新未来”。百望股份首席战略官赵立威出席并演讲。
以下为演讲实录:
各位来宾,大家下午好!
感谢大会的邀请,我今天分享的主题想要围绕数据智能如何助力金融机构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给大家做一个报告,我想百望股份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了,在过去几年间我们一直深耕在数字普惠金融领域。
最近人工智能又成为了一个热点,特别是自23年因为大模型技术的快速崛起。截止到去年年底,全球在大模型领域的市场规模已经超过5000亿美金,这是一个巨大的数字,但是也有非常多的挑战,在每个行业能否真实赋能到业务价值成为了问题的关键。
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人工智能有三要素(算力、算法、数据),我们最近大家关注的热点,包括投资热点,几乎都围绕着前两个,大量钱投在芯片研发或CPU卡的采购,行业投资热点也非常注重做算法研究与相关人才。我在北京几乎每个人工智能公司都打过交道,所有人工智能算法的同事,可是很难说这么多算法专家里有没有一位真正懂金融业务的,更不用提普惠金融了,这其实是一个巨大的差距,如果人工智能不能真正去服务业务,特别是业务的核心需求,我觉得人工智能不管在金融行业还是在其他产业落地都是非常困难的,我们就会开始关注人工智能的第三个要素“数据”,大家可能很多时候谈大模型都忽略了,其实数据是真正在人工智能三要素中离业务场景最近的。
从百望角度讲,过去10年大家一直认为我们是一家做发票的公司,但接下来的5年,我希望一说到百望,大家会想到百望是一家做数据智能的公司。
百望的核心底座,不论是安全底座,数据资源,还是模型构建能力,历经过去多年的积累,已经服务了非常多的金融机构,希望在接下来的几年重点发力在智能体,包括MCP协议等领域,可以让智能体、大模型更容易地去访问外部数据,去做大模型和大模型之间,智能体和智能体之间的数据交换和互通。
围绕着MCP和智能体等新的技术,从百望角度也会重点打造交易管理、经营决策,包括金融业务智能体。金融业务智能体,会非常希望对金融机构是端到端的,我们对所有客户资产的了解,到基于客户的特点,去给出金融产品的定制化建议,再基于这些不同的金融产品,去更精准找到需要它的客户,形成动态的闭环。
怎么做到上面这些点?基本上会分成三层。
第一层,百望非常积极参与国家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今年3月1号,国家数据局发布了《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百望也非常荣幸参与到整个平台搭建过程里,包括与数据要素工作相关的其他一些部委,我们在数据层面都有非常多的合作。
百望做数据智能从战略层面不会去做自己的基模,而是在人工智能领域里寻找有基模能力,或工具有平台能力的企业作为合作伙伴。在过去几个月时间里,我们与港科大金融研究院,第四范式、华为、阿里、字节等都有非常多的合作,包括一些战略层面的合作,有的也成立了联合实验室,有的是一些联合产品开发,包括MCP协议,我们也是阿里百练平台和字节火山扣子平台上最早发布垂类MCP和智能体的厂商。
基于百望与合作伙伴共同构建的数据智能能力,主要战略目标还是希望服务金融五篇大文章相关的所有这些跟数据、跟业务有关的需求。
第二层,今天我们这个大会的主题是“普惠”,也会重点看一下在数字普惠层面的一些基本能力。
过去5年间,百望在数字普惠金融方面已经服务了国内所有国有行、股份行,以及大型城商行,也包括一些互联网银行,这些标准化的产品、定制化的产品,被绝大多数头部金融机构在普惠金融领域得到了大家的普遍信任与高效应用。
第三层,在智能体层面,最近也在推出一些新的产品,基于我们一些合作伙伴的工具,他们提供的一些平台,在尝试着从智能营销多动态监测、到报告解读,包括智能采集,可以真正做金融所有从业人员好参谋、好助手。
这是一个简短的视频,给大家简单展示一下我们智能体的一些基本功能。
这个智能体的界面简洁高效,可以与各金融机构前端的营销业务系统有机整合,其背后我们依托的是过去10年在数据领域不断深耕细作,积累的各方面的海量数据。百望希望通过新的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更好挖掘这些海量数据中的价值,更好得去服务我们的金融客户,助力普惠金融业务开拓更多数字化智能化的业务价值应用落地。
以上就我今天给大家汇报的内容。非常感谢!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